对特教学校家长开展心理健康培训的启示
时间:2021-05-27 15:04:26 来源:桃源县漳江中学 作者:刘立芬
应桃源县特教学校之邀,陪同县心理学会资深专家陈春云老师去特教学校为孩子们的家长们开展心理健康康复培训。
对普通家长的培训我并不陌生,但参加这些智障孩子的家长培训是第一次。开始也没有什么,觉得不就是给家长上堂课吗?但面对培训现场后,眼前的景象让人惊愕:孩子们到处乱跑,家长们根本坐不安定;坐下的家长也是被孩子围着打闹;特别是有几个孩子抓着家长哭得团团转,一边哭,一边撕裂着家长的衣服甚至肢体,有位家长看来是爷爷,瘦弱、苍老......
这哪能上什么课啊!我开始怀疑我们这次培训真是遇到大问题了。事实一场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我的情感体验如果用肢体表达,那就是眼眶里始终有滚烫的东西打转,一不小心就会滴落;如果用文字表达,那就是五个字:感动、不容易。
一、感动
车开进校门,还没下车,透过车窗玻璃,看到一幅动漫:一个年轻女老师领着一个男孩子比划着。我停好车,假装不经意从旁经过,我听到老师一边朗诵一边比划:那面鲜艳的国旗,是不落的太阳……孩子无声,努力地跟着老师一起比划,肢体比划出地每一道音符都是那么优雅那么满含深情。原来是老师在教孩子朗诵红色诗歌。可敬的老师把红色情感传递给了折翼的天使,孩子心中永驻了一个红色情结!
家长们领着孩子陆续进入培训现场,有年轻的爸爸,也有年轻的妈妈,还有“年轻”爷爷奶奶。从他们脸上的表情和对待孩子的态度看得出,他们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孩子折翼,但仍然是他们的心肝宝贝。
整个培训过程,家长们自始至终在认真聆听,尤其在互动环节中,家长们和宝贝一起配合默契。“盲人摸亲”的游戏,尽管孩子没有自制力,不能安静的待在某一个固定的位置,但家长还是能够很快捕捉到孩子的信息,弄清楚孩子的方位,准确地抱住自己的孩子。感动于家长对孩子的长情陪伴,才有这份亲子间的默契。
培训快散场的时候,一位“年轻”的奶奶牵着胖胖的男孩准备离开,发生了令全场动容泪目的一幕:小男孩哭叫着不肯走,老师牵他的手带他出去,他屁股坐到地上,努力反抗往回拉,我们不明白他的意思,都不知所措。他突然挣脱手,飞快地从地上站起跑过来扑到李主任怀里,紧紧地抱住这位和蔼的奶奶,哭声戛然而止。原来他一直坐在李奶奶旁边,李奶奶成了他的亲人,他不想离开这位奶奶。
待他情绪稍稍稳定后,老师过来准备带他走。临走的时候,他亲吻李奶奶的手、衣服和身上的物品。我在拍下这一温情画面的同时,没有控制住漫过周身的热流,眼泪脱眶而出。
不容易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举行这样一次特殊的活动,我亲眼目睹了三个特殊群体,体会了三个特殊群体的不容易。
孩子不容易。天真的童年,属于他们的本该是烂漫无邪的童真童趣、迎风飞扬的童年梦想,而上天却折断了他们飞翔的羽翼,湮没了他们的梦想。看到他们无法畅快的表达情感,不能自如的表达行为,不能清晰的倾听有声世界,我的内心充满痛心和怜惜。这群折翼的孩子们不容易。
老师不容易。古代师者传道授业,当代教师教书育人。面对正常的孩子,无论是古代“师者”还是当代“教师”,施行教育都应该很正常吧。但这里的教师,他们面临的是无声的世界,“舞动”的世界,在这样的课堂里,让师与生情感共鸣谈何容易。
家长不容易。谁家孩子不是父母的心头肉?谁不想拥有一个健康活泼聪明可爱的孩子?上天恰恰好和这群父母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在赐予他们一个天使的时候,却折断了天使的翅膀,他们为人父母,比做正常孩子的父母付出了更多的艰辛与努力,但他们仍然不放弃、不厌弃,他们必须从孩子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种声音中去判定孩子的内心需求和情感。做这样的父母谈何容易。
陈春云老师,站在讲台上,是培训的老师,走到家长中间,是家长的贴心朋友,整个培训现场,所有在场的人眼里都噙满泪水。采访家长的时候,有一位家长泣不成声。我知道,这是家长和老师的情感共鸣,是对她的孩子爱的表达。
培训在亲子互动的轻松氛围中结束。走出现场,我在想,心理学会,作为心理教育的专门机构,是否更应该对这样的特殊群体多一份别样的心理关爱呢?
上一篇:亲子教育体验走进国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