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教育部关工委社区教育中心主办的《社区与教育》第6期刊载了桃源县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经验文章,现转载如下:


        桃源县教育局始终把握立德树人教育这一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从抓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家庭教育、关爱学生成长入手,调动全县中小学校关协组织,积极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

        完善关协组织,构建关工委工作网络

        桃源县教育局关工委工作从1999年开始,并在县中片、乡镇联校、县属学校58个单位建立了关协小组。2009年为进一步完善学校关协长效工作机制,制定了《桃源县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协会建设的意见》(桃教函[2010]13号文件),下发到各学校,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工作举措,切实抓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到目前止,全县中小学校建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协会组织51个,关协小组98个。

        教育局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关工委工作。一是加强关工委组织建设。局关工委领导班子由原来的3名调整充实到现在的9名,新增加了顾问和委员。由在职的局党委、副局长潘定军同志分管关工委工作,并兼任局关工委主任,一名退休的老同志担任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基教股长、工会副主席担任副主任,办公室主任、人事股长、计财股长、督导室主任、基教专干担任委员。二是抓好关工委工作机制建设。切实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党委议事日程,纳入单位德育工作总体规划,纳入了学校绩效评估考核。三是夯实关工委工作基础。教育局给局关工委安排了办公室、挂了工作牌子,配备了办公设备,安装了电话机、空调,给了办公经费,老同志的工作补助得到了保障。教育局文件明确规定了各学校领导要为关协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支持。

        紧扣思想道德教育,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1、组织“三团”宣讲教育。针对学生在理想前途、思想道德、遵守纪律、文明卫生、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等方面暴露出的行行色色的问题,如何发挥“五老”作用,配合学校着力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县关工委根据各部门职能职责组织了三个教育宣讲团,局关工委制定宣讲计划、联系学校,把宣讲团带进学校进行宣讲,深入开展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一是开展法制宣传教育。2009年县教育局、县老科协、县关工委、县公安局在桃源九中举行了道德与法制教育启动仪式,桃源县政府原常务副县长艾新国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县公安局将绘制成套的图文并茂,内容生动、明理浅析、现实深刻、寓道德与法制教育为一体的宣讲牌共45块,巡回到桃源一中、架桥镇等40个多个乡镇80多所中小学校进行展出。法制教育宣讲团成员深入到桃源八中、观音寺、西安镇等46所中小学校给27600多名师生上了《学习治安管理法,走健康成长之路》、《学法用法争当优秀,十戒十立成为能人》、《法律不是儿戏,违法必定处理》法律知识课。

        二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讲师团成员先后到芦花潭乡、黄石镇、泥窝潭乡等39所中小学校,给11500多名师生作了题为《幸福不忘本,刻苦学本领》、《吃得苦中苦,方为有用人》、《发扬优良传统,争做“四有”新人》革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报告。局关工委组织学校结合宣讲报告及时开展“文明学生”、“五好小公民”、“十佳”学生评选表彰活动,树立学习榜样,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能力。

        三是开展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和外地家庭教育专家、教授巡回到龙潭镇、佘家坪乡、漳江镇中学等51所中小学为10860多名家长、3310多名学生进行了《走出家教误区,担起家教重任》、《做一个合格家长》、《激励孩子持久学习动力》等家庭教育知识专题讲座。提高了家长家庭教育的认识,增强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孩子的责任感。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从1999年以来配合学校开展了“三讲”、“三颂”、“三迎”、“光辉的旗帜”、“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等一系列主题教育读书征文活动。为了保证活动取得教育实效,局关工委及各级关协组织要求各学校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征文竞赛、演讲比赛。不少学生的征文获奖,一批学校获得主题教育读书征文示范学校称号。2010年三阳港镇中学获“我是90后”读书征文示范学校称号。漆河镇中心小学2011年获“光辉的旗帜”主题教育活动示范学校称号。

        办好家长学校,全面推进家庭教育

        1、办好家长学校。桃源创办家长学校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1—2007年为办点示范阶段。先后有渔父小学、钟家铺乡中学、陬市镇小学家长学校通过各级示范家长学校验收评估组验收评估通过为县级、市级、省级示范家长学校。特别是陬市小学家长学校,2007年教育部、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优秀家长学校称号。

        第二阶段:2007年—2012年为全面发展阶段。2007年6月桃源县关工委、桃源县教育局在陬市小学家长学校召开了桃源县家庭教育工作现场会。教育局每年给予通过验收评估的各级示范家长学校1000元奖励。2012年12月,已创办县示范家长学校26所,市示范家长学校13所,省示范家长学校4所,全国优秀家长学校1所。

        第三阶段:2013—2015年为强力推进阶段。教育局为进一步推进教育强县工作,制定了《桃源县教育局2013—2015年示范家长学校建设规划》文件,要求各学校要把办好家长学校作为推进创建家庭教育示范县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和重要议事日程,要做到校长挂帅,专人负责,全员参与,要发挥“五老”在抓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开展课题科研活动。在办好家长学校的同时,各学校很注重家庭教育课题科研活动。2011年,湖南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授予桃源县教育局关工委第七届全省家庭教育科研成果工作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为进一步推进家长学校课题科研活动,近几年派出20多名教师前往怀化、长沙等地参观学习,参加湖南省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举办的课题研讨会、学术经验交流会。2011年教育局关工委召开了首届课题研讨会,对开展课题科研活动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3、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局关工委结合推进家长学校创建的同时,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评选活动。从2005年以来,教育局关工委评选表彰优秀学习型家庭106户,推荐参加湖南省教育厅关工委评选表彰27户。特别是佘家坪乡农村妇女郭大晓,通过自身学习影响孩子,培养孩子考上清华、北大,2005年,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妇女联合会、湖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郭大晓同志为“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好家长荣誉称号。

        立足关爱育人,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办实事

        1、关爱留守儿童。一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学校关协为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关爱工作方案,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二是建立爱心队伍,动员社会知名人士主动帮扶“留守儿童”,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发动退休党员老师和有条件的老师担任代理家长,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桃源一中关协组织退休教师每年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资助边远山区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九溪乡中学关协配合学校开展了“心系未成年人,情牵少年儿童”主题活动,成立了“银星助学奖学基金会”和“启瑞助学奖学基金会”,2009年师生、爱心人士共捐资助学基金10万元,解决了150名特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使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特困儿童及孤儿、小朋友倍感“有爱不再孤单”。三是进行心理辅导。木塘垸乡中学等学校关协定期为留守学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局关工委李鹤安、吴昌伯写的《关爱留守儿童,加强教育管理》刊登在县老科协主办的《夕阳建述》上,并被列入桃源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的《调研建言论文选编》。四是重点帮扶。对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特困生、病残生、突发意外事故的学生及时拿出帮扶方案。桃源八中关协配合学校做了四件事。一是建立贫困学生档案,定期走访;二是与工会联合发起向贫困学生捐赠衣服等物品倡仪书;三是召开四次贫困生座谈会,从思想上关心鼓励贫困生;四是组织老师捐款,扶助贫困生40人。

        2、做好学生平安保险工作。广泛宣传发动,协助保险公司做好学生家长投保工作,提高参保率,全县51个单位学生家长自愿投保率在97.4%以上。严格监督管理,督促保险公司做好理赔工作。仅2012年全县共发生理赔案件6643人次,占投保学生总数的4.3%,赔付保险金348.67万元,保护了学生利益,增强了学生家长对自愿投保的信任度。(转载于教育部关工委社区教育中心主办的《社区与教育》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