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美丽中国 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开展经验
时间:2015-01-20 19:21:36 来源: 作者:
桃源县教育局关工委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工委关于举办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教关委函(2013)95号文件精神,及时下发《县教育局关工委关于举办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的通知》,要求各乡镇、中心学校、县属学校关协密切配合学校,紧紧围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总要求,在广大学生中积极开展“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引导广大学生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而发奋学习。珍惜时间,把握青春,用自己的努力成就梦想,实现自己的宏伟志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一、领导高度重视,“美丽中国 我的中国梦”读书活动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品牌活动
教育局党委按照教育部的文件精神,把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列入了全年教育整体工作,摆在了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了“四同时”,即:把开展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与其他工作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时考评,列入文明建设和年终绩效考核。分管领导副局长潘定军同志经常同关工委秘书长研究开展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每一阶段的工作进展情况。局关工委起草征订读本的通知,通报读书征订结果,要求各学校要把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与开展书香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局关工委两次召开的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会议,专门部署“美丽中国 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强调要大力加强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的领导。各学校要把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统筹安排,列入本单位教育整体规划和绩效考核之中。分管关协工作的校级领导要做到亲自抓,特别是要按照上级的文件通知,抓好读本的征订,保证学生有读本可读,同时抓好活动的开展,取得明显教育效果。要求各关协组织在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中要发挥主导作用,主动配合学校按照教育局关工委活动步骤的安排,开展读书、征文、演讲、书画摄影、社会实践等五项活动。同时开展评选表彰新三好学生(学生在校学是好学生,在家是好孩子,在社会是好小公民),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健康成长。
为确保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有序开展,全县165所中小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关协主席任副组长,团、队、政教处负责人、班主任老师为成员的主题教育读书活动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读书指导小组283个,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每项活动开展有人抓事,有人管事,有人干事,保证活动开展得很顺利,结合本校实际德育活动的开展,制定主题教育活动方案,使活动不流于形式,力求活动取得实效。
二、加强宣传教育, “美丽中国 我的中国梦”读书活动成为学生参与最多的活动
为引导广大学生读好《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读本,树立远大理想,养成美好思想品德。全县各中小学充分利用以校园网、广播宣传、墙报、黑板报等各种宣传形式,办宣传专栏158期、编制手抄报1583份,召开师生会议125次,举办主题教育报告会147次、英模报告会16场、主题教育故事会33场、团队活动247次、诗词朗读会33场、广播读本文章393篇,增强学生对开展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的认识,提高学生参与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的自觉意识。各学校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广泛深入开展了读一本书(《美丽中国 我的中国梦》),上一堂课(按主题教育读本内容进行一至二次专题辅导),竞一次赛(围绕主题教育读本内容进行一次知识竞赛),作一篇文章(写一篇真实的读书心得体会),演一次讲(以校、乡镇、县为单位开展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演讲赛,评一次星(表彰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的“六个一”活动,根据不同阶段的活动内容设计相应的宣传方案,结合学校晨会,突出学校特色,做到日常工作宣传不断线,分段活动宣传突出重点,把主题教育读书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班主任工作中,激发学生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开展五项活动,“美丽中国 我的中国梦”读书活动成为学生受益最多的活动
1、开展“美丽中国 我的中国梦”读书活动
读书是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的核心部分。要通过组织中小学生阅读主题教育读本,引导中小学生了解国情,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树立复兴中华的远大理想。局关工委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及时起草了征订读本的通知,各学校行动迅速,在2013年11月底就完成征订工作,关工委及时对读本征订工作抓得好的漳江镇、热市镇、文昌中学、马鬃岭镇、漆河镇、青林乡、凌津滩镇、木塘垸乡、双溪口乡、剪市镇、陬市镇、泥窝潭乡、黄甲铺乡、桃源八中、九溪乡、黄石镇、茶庵铺镇、车湖垸乡、兴隆街乡、三阳港镇中学20个单位及其关协主席发出了表彰通报。
为把书读好、读活,真正读懂,各学校成立了读书指导小组,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利用语文、作文课、升旗仪式、班团队会等形式指导学生读好书、写好读书笔记。组织读书汇报会,让学生谈读书的收获与体会,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激发阅读的兴趣。木塘垸乡中心小学充分利用现有的阅读资源,举办“班级读书会”、“经典诵读”活动,同时积极开展“书香班级”、“读书之星”评选表彰活动。桃源四中组织开展诵中华经典做文明学生朗读比赛。陬市小学以中队为单位广泛开展了“美丽中国 我的中国梦”红读活动。漳江小学开展了全校性的“红领巾相约中国梦”诗词、诗歌朗读比赛。郑家驿等乡镇中学组织学生观看励志电影、阅读励志图书、传唱励志歌曲,结合学雷锋日活动组织学生到社会实践基地和校外活动场所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安全教育等社会实践活动。九溪乡中心小学将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与学雷锋、见行动、传承雷锋精神结合,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四个一”和做“三件事”活动。“四个一”即:拾起地上一张纸屑,主动帮助一名有困难的学生,珍惜每一分钟,见到父母、师长的问一声好。做“三件事”即:每天为班级做一件好事,每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每月为社会做一件好事。三阳港中学5月组织近600名学生来到湖南省少管所,聆听管教员们的法制教育讲座,三位少年犯的现身说法,让同学们深受教育。在伟人故居韶山,同学们通过参观毛主席故居、毛主博物馆,感受一代伟人的点点滴滴。活动结束时,全体师生一起为毛主席铜像献上鲜花。同学们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次难忘之旅,更是一次道德的洗礼。
2、开展“美丽中国 我的中国梦”征文比赛
在广大中小学生中组织开展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围绕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坎坷追梦历程的深刻启示,围绕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辉煌成就,广泛发动中小学生讲自己亲历亲见的“中国梦”,用文章记录和表达爱国之心,强国之愿,报国之志,强化对自身责任和使命的认识,树立以实干兴邦精神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各乡镇中学、中心学校、县属学校按照关工委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安排步骤,以班、以校、以乡镇开展了征文评选表彰及推荐活动。各学校评选表彰征文12773篇,其中一等奖894篇,二等奖5687篇,三等奖4968篇,优秀奖1224篇。推荐报送常德市教育局关工委参赛的小学组征文作品8篇,中学组征文作品6篇。
3、开展“美丽中国 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
全县中小学校在读书的基础上,以学校为单位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以班为单位进行初赛,以校为单位进行复赛,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决赛,评选出优秀演讲者并将演讲视频制成光碟报送关工委,请专家观看评选,分片评选出小学、中学优秀演讲者各1名,6月4日在县城文昌中学举办全县总决赛。演讲同学以饱满的热情、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大方的姿态、精彩的演讲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最终评出高中组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初中组一等奖1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8人;小学组8人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3人。择优推荐优秀演讲者参加常德市演讲比赛,漆河镇中心小学兰婕获市特等奖;陬市小学文婧、漳江小学龙鹏获市三等奖;桃源一中刘文枭获市二等奖;文昌中学李特夫、桃源九中黎雅诗获市三等奖。报送常德市教育局关工委美丽学生小学组2人,中学组2人。
4、开展“美丽中国 我的中国梦”书画摄影赛
结合读书活动,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开展“美丽中国 我的中国梦”主题书法、绘画、摄影赛。通过学生的独特视角和全新创意,对充满激情、充满艰辛、充满希望的“中国梦”进行形式多样的演绎,进一步丰富“中国梦”的时代内涵,进一步展现“中国梦”的强大凝聚力、感召力。全县中小学开展书法赛29次,参加学生4208名,举办绘画赛31次,征集作品4348件,举办摄影赛28次,征集作品999件,对获得名次奖、优秀奖的学生,各学校都张榜公布进行表彰,择优推荐参加常德市书画摄影赛。中学组7件作品获奖,深水港中学周晶晶《仕女图》获市特等奖,凌津滩镇中学张文哲《都市写湖》获市二等奖,武陵职校刘雪林《素苗》、桃源三中赵恒《素苗石膏浮》、郝坪中学余梦婷《三更灯五更鸡》、青林中学钱美媛《唐诗条屏》、佘家坪中学陶可涵《农田》获市三等奖;小学组7件作品获奖,青林乡中心小学高康《在上课》获市一等奖,莲花小学邓锴《诗词精选》获市二等奖,剪市镇岩子岗完小文浩《超越理想》、罗玲《飞之梦》,莲花小学高士琴《美句精选》、马鬃岭中心小学翦颖《龙马精神》、漳江小学周蔚《水粉风景画》获市三等奖。
5、开展“美丽中国 我的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
各学校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读书内容,组织中小学生到社会实践基地和校外活动场所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安全教育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服务式体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与责任。注意把“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与学雷锋活动结合起来,积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组织学生参观德育教育基地、名人故居、领袖故居,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帮助老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各学校组织学生共走访慰问老人(59次,参加植树造林48次,植树6139棵,打扫街道清理垃圾59次,进厂矿、深入农村调查39次(这篇工作经验文章已在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教育部关工委社区教育中心《社区与教育》2014年第6期刊登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