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瞿志成:

  什么是真正的人生?是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懈奋斗,在奋斗中释放青春年华;还是沦为金钱和权利的奴隶,在不断的追求中迷失自我?还是以自己的热爱为航标,顺着热爱的方向砥砺前行?千千万万种人生,只有一种属于自己。那真正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呢?张所长给了我们答案。相信自己的选择,沿着热爱前行,在一个岗位上发挥自己的热,做一项事情,便将一项事情做到极致,这便是张所长口中的真正的人生。
  乌云界之旅,和张所长畅谈一下午,让我受益匪浅。正如燕校长所说的,要和高人对话。张所长便是这样一位高人。在聊天的开始,张所长便讲了他的故事。他从小当过大山里的放羊娃,父亲告诫他,要好好读书,走出大山,闯大世界。当读书出来后,又觉得这片印满自己童年放羊脚迹的土地,竟是自己割舍不了的热土,选择回故乡建家乡无怨无悔。热爱是世界上所有事物得以发展的强大动力。有了热爱,地质学家哪怕走遍千山万水,磨破了脚,摔伤了手便也是甘之如饴;有了热爱,张所长可以为了一只蝴蝶等待四五个小时,为找寻一只珍惜物种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守在山中,与我们谈起也是如数家珍;有了热爱,世间所有困难,挫折,等待,付出都是值得的,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是“梅花香自苦寒来”
  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我们正是青春年少,正值红旭初升之时,有着其他时期其他人所无法比拟的朝气。张所长说:“青少年应该有青少年特有的活力,需要找寻自己的目标。”张所长高中时便立下了走出大山,追寻梦想的鸿鹄之志,从一个放羊的孩子走出大山,进了县城的最高学府——一中,从一中考入武汉大学,在考研中经历波折,但那种不懈追求的精神才一步步通向自己的理想目标,精通自己的专业,熟悉各种业务。在一份岗位,胜任一份事,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做好,因为只有技能在握,心里才有底气。张所长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作为高中学生,我们的专业技能便是学习课本知识,准备高考。他特别祝贺我们每个人都能进入理想的大学深造。
  是啊,在拥有宽视野,高境界,大格局的桃一学子身上,割舍不下的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生长着的亿万万人民,割舍不下的是天下百姓,社稷。自然,问题也会有关社会。虽然张所长有迟疑,但终究是告诉我们: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复杂且真实的世界,我们一定要心明眼亮,有足够的定力与毅力。张所长说,在他刚刚进入社会的时候也是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调整自己的心态,融入社会。今时不同往日,科技的发展,手机的普及,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方式去了解它。张所长说:“正是因为这个社会还有很多事情不是很公平、很如意,所以我们有责任让它变得公平和如意,这是年轻一代的使命。”这正是我们应该承担起来的使命和责任。
  张所长,亦师亦友。从他的身上,我们学会了许多,知晓了许多,那些不被老师提起的,像是一股股清泉注入,让我们了解了许多。乌云界之旅,我们的成长之旅。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小记者陶星鸿 :

  这次的乌云界之行,作为我们高二小记者的收官之战及其有意义,我们不仅来到了乌云界生态环境研究所,体验美好自然风光,而且还采访了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所张所长和王副所长,让我们深感荣幸,收获满满。

  早上八点钟,我们小记者乘车前往乌云界,县关工委的副主任李奶奶告诉我们,今天采访的对象是乌云界生态环境研究所的张所长和王副所长,他们分别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林业大学,攻读生态林业类专业,为学以致用,毕业后自愿选择山区乌云界自然保护区工作。为此,我们几位同学心存敬意。大约一个多小时车程,我们来到了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标本展馆,展馆设在当地沙坪镇的沙坪中心学校,进学校,一位年轻人迎面前来,他就是张所长。所长文质彬彬的,见到我们格外开心地说,我是你们的校友哦!进展馆,只见里面有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和多种多样的植物标本,尤其是美丽的蝴蝶标本,张所长向我们介绍蝴蝶中的国宝级的“熊猫”——中华虎凤蝶,张所长以骄傲地口吻说“中华虎凤蝶是乌云界保护区的旗舰物种,是中国独有蝶类,也是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的标志,被昆虫学家誉为“国宝”。乌云界保护区境内中华虎凤蝶数量超过1000只,是世界上种群数量最大的地方。”听到这个介绍,我们开心地惊叫起来。离开展馆时,我们向张所长提出了问题:“请问这些标本是从哪来的?”张所长答到:“我们每年都会遇到野生的需要救助的物种,我们尽力去救助,奈何救助的成功率太低,在救治无果后,我们用另一种方式让他们永远地“活着”但是保存标本也并非易事,需要精确的控制湿度温度,确实花了我们很多心血。”

  下午两点,我们来到了自然保护区科研所,在会议室我们坐下来采访了张所长和王副所长。

  首先我们把最关注的的话题“你作为名牌大学毕业生为什么选择到大山区工作”提给张所长回答。“我就是本地人,再加上我的专业与兴趣就是林业生态保护。比如,我发现我感兴趣的一只蝴蝶,我会潜心跟随他,关注他,拍照啊,记录啊,忘了时间,忘了疲劳,哪怕是一个小时两个小时.......”

  接下来,针对我们感兴趣的价值观、苦乐观与所长进行了推心置腹的心灵互动。

  “您有过后悔、失落、沮丧吗?”我们问。“有啊,但一旦沉醉在自然生态之中和一张张珍稀动物和植物照片之中,我会兴奋激动。拂去所有愁云。”

        我们与张所长聊了许久,在这一刻,我们感到与我们攀谈的是一位挚友和老师。与其说采访,倒不如是彼此之间的倾听倾吐,我们记录了很多,收获了很多,张所长在看到我们表现后称赞道,确实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优秀,我们被张所长夸的不好意思。最后,当我们问到作为科研人员的难处和希望时,张所长提到了在乌云界自然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首先是人员问题,硕大的研究所,却只有寥寥几个人。而且一般研究动植物的季节是炎热的夏季,工作条件艰苦。对此,我们小记者更加感受到了科学工作者的不易。也由衷的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人才参与到基层科研中来。

  总有人洗净生来的泥土,站在云端与诸神共舞。我认为张所长就是这样的人。

小记者程依芸

    7月15日,我们桃源一中五名小记者在县关工委和关心下一代网的组织下来到乌云界,感受到了乌云界的神奇和大自然的魅力并与扎根在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年轻科研人员举行了采访座谈。

  上午,我们在沙坪镇中学珍稀动植物标本馆参观。在馆内,我们看到了许多动植物标本:红腹锦鸡、白颈长尾雉、中华秋沙鸭……由于馆内标本的保存需要干燥,馆内没有安置空调,但有一台抽湿机。馆内很热,但是张所长仍然饶有兴致的给我们讲解着,尤其是讲到中华虎凤蝶时,张所长眼睛都在放着光,丝毫没有注意到满头的汗,以及湿了一遍又一遍的褐色衬衫。从张所长的口中,我们了解到,中华虎凤蝶是中国独有的蝶类,被誉为昆虫界的“国宝”,曾经一度濒临灭绝。看着中华虎凤蝶精美的标本,那黄黑相间的特殊纹路正如一道道虎纹一样,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张所长骄傲地向我们介绍道:乌云界保护区境内现在有中华虎凤蝶1000多只,是世界上中华虎凤蝶种群数量最大的地方,多次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湖南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一滴滴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上滚落,但张所长不为所动,依旧绘声绘色的介绍着。看到此种场景,我被张所长这种热爱、坚持与敬业所感动。

  下午,我们与张所长来到访谈室,畅谈整整两个小时。张所长与我们讲起他的求学经历。他来自牯牛山,是一个为了梦想不断打拼的追梦人。张所长自嘲道:“我那时候求学读书的信念就是千万不能再回去跟我爸一样放一辈子的羊了。”他从初中就离开家,在桃源一中读书,离家乡三四十里路,一个人在桃源,没有亲戚熟人,一切都得靠自己,但他不断坚持着,拼搏着,考上了武汉大学。后来,年轻气盛的张所长报考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但遗憾的是面试时有些失误,落选了。张所长回忆起那时候的落寞时光,平静地与我们谈论着他那艰苦的求学经历。我很佩服他,能将自己的痛苦经历这么坦诚而又平静地讲出来,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张所长问起我们的志向,很巧的是,我的理想大学也是武大。我们五个小记者都依次说了自己的理想,张所长欣慰地笑着,“看见你们我感到很亲切,现在你们这么朝气蓬勃,我很高兴啊!”

  当我们问起张所长的工作时,张所长告诉我们,一开始来乌云界时,也有很多人的质疑声,但是他选择了沉默,用自己的硬本事、专业知识证明了自己。工作在别人看来很无聊——蹲在草丛里好几个小时,枯燥无趣。但是张所长却说,我很热爱我的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很感兴趣。是的,兴趣对于一个人来说十分重要。正是因为兴趣,张所长一直在这个小小的乌云界工作了14年。他说:“我并不觉得这是屈才,我能做我感兴趣的一份事业,用我所学的知识在林业生态保护发光发热,是一种幸福感与价值感享受。何况,我是山里人家的孩子,是大山养育了我,回山里为父老乡亲服务,报答养育之恩也是人之常情”。

  张所长也告诫我们,我们要有家国情怀,警惕身边潜在的敌人。我们的国家现在看似和平,但是其实也暗流涌动。我们要相信党,相信国家,要具备理性的思维,会分析,不要被敌人所蒙蔽了。现在的社会仍有光照不到的地方,但正因为经历过黑暗,才更加追求光明。张所长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字字恳切的教诲,兢兢业业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什么是君子?

  我想,张所长这般相信祖国、淡泊名利、爱岗敬业、热爱自然的人值得称为君子。

  乌云界之旅,不仅亲近了自然,更让我对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只要不被一叶障目,便会满目青山”,期待着我们这一代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记者宋育哲:

  作为一位在上世纪90年代从桃源一中进入高校深造的校友、乌云界国家自然保护区科研所所长张文武,正是我们口中常说的“奋进青年”的一个鲜明代表,本可以留在城市,与科研所“高尖精”技术打交道的他,却选择回归故里,扎进大山深处,与自然保护区的花花草草,珍禽异兽为伴。说来似乎令人哗然,但事实上也是他坚持一生的热爱。

  也许是偶然,我们得以在暑假的第一天与这样的高人对话,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我看到的是不负爱与韶华的坚定,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淡然,是可缓缓归矣的恬适。这位从大山深处 走出来,又走回大山的君子,让我们被尘世浮杂所烦乱的心得到了一丝慰藉。他那“青少年应该有青少年特有的活力,需要找寻自己的目标。”的教诲,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不曾想,当我们在迷茫地摸爬滚时有这样的一位亦师亦友的长者能为我们提供如此之箴言,让我们感受到的,不只是有内心额宽慰,更有校友与校友之间的相互扶持,薪火相传,二者的结合,更好的诠释桃源一中情感教育的真谛,激发出了桃一学子继往开来的热情。

  在我们的交谈中,关于现在的社会性问题,张所长是最为关心的,他指出:“虽然有很多事,在老师学校口中是非常的云淡风轻,但当你真正去体会后,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的确,面对我们与北上广深那样一线城市的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似乎现在看来只有考试试卷尚那几个轻飘飘的分数、等级,但实际上,却又许多软实力我们只能望尘莫及。正如张所长提出在他读高中的那个年代,县城高中与大中城市高中学生比较起来,由于受教育的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差异,不论学生的整体还是个体阅历与见识以及交际能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社会资源缺乏。所以要在提升社会见识和参与社会实践上下功夫。像你们能从刷题的教室里走出来就了不起,来到乌云界你们看到的是自然美妙的生态环境和多样的物种,你们会好奇、会兴奋,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不知不觉你们会学习到感受到不一样的属于人生价值的东西。同时,张所长也要让我们铭记敌对势力的危险性,坚定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不要因为错综复杂的言论乱了阵脚,迷失了方向。“光虽然有照不到的地方,但光下总是有千万种风景存在。”我们处于千变万化的世界之中,有一些弊端纵然不可避免,但光明总会战胜阴暗。我们要向往光明,追求光明,哪怕大家都聚集一点光与热,大千世界就会焕发出更加绚烂的色彩。

  如果说,不是张所长与我们的倾心交谈,我也不会收获在课堂上不会被提及的认知。感谢张所长,让我们成长。我们一定会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在共和国的征程上跑出属于自己的英姿,抛出自己的潇洒!

责任编辑:木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