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没有太多的细腻,却满含了厚重与希冀。毛泽东深爱着他的每一个孩子,作为一个父亲,他努力教给孩子们读书和做人的道理。毛泽东从不苛求他的子女,只要孩子们能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就满足了。
      开给儿子的书单
      毛泽东对两个儿子一直满怀愧疚,因为给他们的照顾太少了。但对毛岸英、毛岸青的学习,毛泽东一直非常牵挂,像所有父亲一样,他认真督促两个儿子读书,还为他们开具了一份详细的书单。
      在延安时毛泽东曾两次寄书给正在苏联上中学的儿子岸英和岸青。1939年寄去的一批书,途中丢失了。1941年1月寄出第二批书时,他写信说:“关于寄书,前年我托西安林伯渠老同志寄了一大堆给你们少年集团(少年集团,泛指和岸英、岸青一起读书的中国学生),听说没有收到,真是可惜。现再酌检一点寄上,大批的待后。”
      毛泽东随信附了一张书单,并注明了册数。《精忠岳传》二册,《官场现形记》四册,《子不语正续》三册、《三国志》四册,《高中外国史》三册,《高中本国史》二册,《中国经济地理》一册,《大众哲学》一册,《中国历史教程》一册,《兰花梦奇传》一册,《峨眉剑侠传》四册,《小五义》六册,《续小五义》六册,《聊斋志异》四册,《水浒传》四册,《薛刚反唐》一册,《儒林外史》二册,《何典》一册,《清史演义》二册,《洪秀全》二册、《侠义江湖》六册。
      这份书单里蕴含着一个父亲的用心良苦:《高中外国史》、《高中本国史》、《中国经济地理》和《中国历史教程》都是当时的中国教科书,可用来补充岸英他们只读苏联教科书的不足。《大众哲学》是书单中唯一的一本政治类书,毛泽东对艾思奇的这本著作曾反复读过,并和作者当面讨论过,认为写得通俗易懂,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古典文学和历史小说在这份书单中占有很大比重,毛泽东希望他们能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毛泽东一直不赞同读死书,所以他给儿子寄出的书中有好几本武侠小说,这些天马行空的小说对青少年的想象力是非常有益的。
      毛笔字帖里的传统文化
      李敏是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女儿,很小的时候李敏就随母亲贺子珍到了莫斯科,1949年初夏回到了毛泽东身边。因为一直生活在国外,李敏对中国文化是完全陌生的,甚至连中国字都不会写。为了让“娇娇”(李敏的乳名)尽快学会、掌握中国字,毛泽东亲自给她写了仿帖,教她写毛笔字。
      毛泽东给李敏写的第一帖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都是最基础、最浅显的汉字。这张比较简单的字帖,消除了李敏心中对汉字的恐惧。第一仿帖练熟悉了之后,毛泽东又给李敏写了第二张仿帖,这回是:毛娇娇学写字。笔画上难度增加了不少,不过有了前一张的基础,李敏还是学下来了。
      毛泽东把他的父爱睿智的融入到一张字帖,一支毛笔中。用一个老师循循善诱的方式和父亲的慈爱教李敏学得了一手好字,同时还在潜移默化中用传统文化熏陶她。
      “啃”出来的四大名著
      毛泽东一直重视古文学习,李敏上中学时,他特别安排了相关的学习计划。毛泽东要求李敏读《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四大古典名著的中文版,绝对不许偷工减料看俄文版。
      李敏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到上海看妈妈,除了完成作业之外,所有的时间都用于看书学习上,硬是一本一本地把它们“啃”下来了。
      有一天,毛泽东问起:“娇娃,我给你的任务完成得怎样了?读了多少?懂多少?”
      李敏据实说:“都读过了。只是《三国演义》,让人越读越糊涂,越糊涂就越乱。这三国之间谁和谁打?在什么地方打?怎么胜、怎么负?我弄不太明白。脑子都读成乱麻了。”
      毛泽东听完后没有半句批评,反而笑笑说:“糊涂了,就先把这部放下,可以先看别的。”
      多看古典文学
      “谁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谁就进步快;谁能经常向别人学习,谁就不会走错路。”毛泽东始终教育孩子要注意学习,从知识中吸取力量。毛岸英牺牲后,他的妻子刘松林经组织批准决定出国留学,毛泽东写信予以勉励,希望她能学成为国效力。
      刘松林到苏联,毛泽东常以“李德胜”的化名写信鼓励她,不断奋发,努力学习。
      1959年,刘松林大病一场。毛泽东在庐山开会期间得知消息,繁忙中写信安慰刘松林:“身体是不是好些了?”“久不见甚念。”劝告松林看点古典文学,并给她抄录了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的诗句。
      1960年春节前,毛泽东又给刘松林写信:“不知道你的情形如何,身体有更大的起色没有,极为挂念。要立雄心壮志,注意政治、理论。要争口气,为死者,为父亲,为人民。”
      在毛泽东的关怀鼓励下,刘松林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体弱多病的身体,终于完成了学业。
      钻研一门喜欢的学科
      毛泽东对毛岸青的妻子邵华的学习也始终很关心,一次,邵华的《中国通史》考试取得好成绩,便兴致冲冲地跑来告诉毛泽东。
      毛泽东就说:“那我来考考你,你谈谈刘邦、项羽兴衰的原因吧。”邵华便按照教材的内容回答了一遍,毛泽东笑道:“这是死记硬背,算是知道了点皮毛,但还没有很好地理解。要多读史料,多思考,能把‘为什么’都说清楚,这一课才算学好了。”
      还有一次期中考试,邵华除了体育课只考了三分外,其他的课程全都考了满分五分。她就高兴地拿着“满堂红”的通知单跑来向毛泽东报喜。当时毛泽东对沾沾自喜的邵华说:“体育方面要加强,要增强体质,要进行锻炼。”他还教导说邵华: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能把精力平均地用在每一门功课上,你应该钻一门你最喜欢的,你认为是最值得学习的东西,在这一门学科上,你要去有所突破,理解得更深一点,满堂红不一定就是好的。毛泽东的这番话给邵华很大启发,从此她学习更有重点了,目标更清晰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