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之旅】三月桃花自怡人
时间:2013-03-30 21:59:14 来源:关心下一代网 作者:孙颖
阳春三月,风和日暖的日子,我们游览桃花源。
我们是乘观光车上山的,下车后沿路走几十米就来到了水府阁。水府阁立于黄闻山顶,宝顶耀金,琉璃呈丹,站在这里远眺,美景尽收眼底。与水府阁隔江对峙的是“渔村夕照”。
我们来得早,记得有一次我们来到这里是在傍晚太阳下山时,落日的余晖照在水面上像镀金似的,金光闪闪,三日同辉。江面山几叶小舟和木棑,南来北往,绝妙的渔舟晚唱!不过,眼前景致也别样怡人:太阳娇羞地躲在云层后面,对面的渔村上空,炊烟袅袅升起,隔着清澈如白丝带的江水,看对岸一幢幢漂亮楼房,错落有致的掩映在大片大片的黄灿灿又绿油油的油菜花田野中,田野里,若明若暗地看见有人在其间劳作,让我回味起《桃花源记》千古绝唱中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穿过一条古色古香的廓子,我们打算下山了。
下山的路两旁都是高大挺拔的树木,路上有一些圆形的金色光斑,有“松影筛阴”的意境。走了一段路,我们来到了天宁碑院前。
一座拱桥静静地搭在水面上,连接我们和碑院。走在上面,桥边的黄花随着藤蔓在风中微微飘动。我抬起头来仰望,长长的台阶往上,天宁碑的白墙黛瓦似在悠悠沉吟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千古佳句。我们沿着台阶往上走,原来碑院由碑坊、碑屏、碑石、碑亭、碑廓、碑室等组成仿古院落式建筑群,完全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呆板。我用手抚摸着每一块碑,它们好像饱经风霜的老人,向我们诉说远去的的故事。
思前想后,我们已来到了友谊亭。
别处都是桃花红艳艳,惟有这儿是种的樱花。粉红的花瓣像下雪一样纷纷扬扬的落下,铺满了整个山坡,像是披上一件美丽的嫁衣,正应了陶渊明老先生说的“落英缤纷”,于是,我们同行的四个人借机在这里拍了一张“脚的合影”。也许,樱花正是友谊的足迹。
桃花源桃花怡人,在许多不知名却千姿百态花儿的陪衬下更显桃花的艳丽骄人。(笔者是文昌中学校园小记者)
责任编辑:木子
上一篇:杜娟丽:小议“瞌睡虫”
下一篇:赵文娟:拾废品的老伯,我尊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