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 李梓琳: 怀揣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热爱,在郝坪这个偏远的乡镇,张乙之老师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如今他已经73岁高龄了,作为一名有着37年党龄的党员,他对党的信仰,丝毫没有改变。

  年轻时的张老师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上了桃源一中的文科尖子班,完成学业后,他于1972年站上了郝坪小学的讲台,破旧不堪的教学楼,泥泞的操场,陈旧的课桌椅,没有教师宿舍......这些艰苦的条件并没有让张老师退缩。但是那些失学的儿童却让他揪心,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郝坪人,那些失学儿童是自己乡亲的孩子呀!于是,家访成了他的家常便饭。课余时间,他总是跋山涉水地奔波在乡野间,一家一户地给家长做思想工作。慢慢的,失学儿童越来越少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呐!这些孩子在张老师的悉心培养下,终于走出小山沟,在各个行业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张老师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在张老师的执教期间,他所带班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很优秀。张老师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退休后,他又被缓聘到中学当老师。当时只有10元工资,用去伙食费都只有2元了。虽然条件艰苦,但张老师心系家乡教育,从来没有放弃的想法。

  看着张老师一袋袋一摞摞的《荣誉证书》,我心中充满了惊叹和佩服。我一边翻看一边感叹,突然,我看见一个《立功证书》。我好奇地翻了翻,听了张老师说,我才知道,背后有一个感人的小故事:

  那个时候,通往学校的路边有许多杂草、藤条、树枝,又细又长,有的都伸到路中间了。加上山路泥泞,就更不好走了。

  张老师担心孩子们摔倒,于是他拿来一把斧子来到路边,把藤条、树枝、杂草一把一把地砍掉。 一个路人走过,和张老师开了个玩笑,说:“你把这些都砍掉,有人给你发工资吗?”“国家给我发退休资金”张老师微笑着回答。张老师独自一人,坚持把路边杂草、腾条、树枝都砍掉了,并平整路面。这条路被人誉为“爱心路”

  望着满头白发的张老师,我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敬佩。这位老教师、老党员,用他的一片丹心、满腔热情,谱写了对祖国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他无愧于中国共产党这个称号!

  向您致敬,可敬可爱的党员老师张爷爷!

责任编辑:佘淑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