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市镇中学小记者刘芙珈报道:为提升教师应急救护专业能力,让校园安全守护更有“底气”,2025年10月22日,桃源县剪市镇中学专项开展教师“第一目击者”急救培训会。桃源县人民医院的专业急救讲师团队受邀授课,全体教师化身“学员”认真研学,以扎实技能为学生生命安全筑牢“第一道防线”,小记者全程记录下这场充满责任与温度的培训现场。

图片1_副本.png

干货精讲:把急救知识“讲透讲实”

培训伊始,讲师结合校园场景案例,点明“第一目击者”在应急救援中的关键作用——教师作为校园里与学生最贴近的守护者,掌握急救技能能在意外发生时,为生命争取“黄金救援时间”。

讲解聚焦校园高频应急场景,拆解核心急救知识:

- 心肺复苏(CPR)核心要点:从“轻拍重唤”判断意识、快速呼救报警的前置步骤,到胸外按压“定位两乳头连线中点、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的精准要求,再到人工呼吸时“仰头抬颏、捏鼻封唇”的规范动作,讲师逐项拆解,并用动画演示纠正“按压过浅、吹气漏气”等常见错误。

- AED与急救的“黄金搭配”:通俗讲解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逻辑,强调“AED到场后需立即使用”,通过步骤拆解,让教师明确“开机听指引、贴片按图示、分析不触碰、除颤后继续CPR”的操作流程,打消教师对专业设备的使用顾虑。

- 校园常见意外处置: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气道异物梗阻、磕碰出血、烫伤等情况,重点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成人与儿童动作差异)、加压止血包扎、烫伤“冲脱泡盖送”五步法等实用技能,让教师掌握“遇事不慌、科学处置”的应对方法。

实操实训:让急救技能“上手落地”

理论讲解后,实操演练成为培训的“重头戏”。教师们以小组为单位,围站在急救模拟人旁,在讲师的手把手指导下沉浸式练习。

“双手交叠,掌根用力,垂直下压”“吹气时要看到胸廓起伏”,讲师穿梭在各小组间,逐一纠正动作细节:发现按压位置偏移,立即上前调整手势;遇到呼吸配合不畅,亲自示范动作要领。原本略显生疏的教师们,在反复练习中逐渐熟练,从“记步骤”到“做标准”,认真态度感染着现场每一个人。

“以前总觉得急救离自己很远,亲手操作后才知道,每一个动作细节都关乎救援效果。”一位参与练习的教师擦着额头的汗说,这次实操让她真正把“救命技能”学到了手。

责任传递:让安全意识“扎根心间”

培训尾声,教师们围绕“校园急救责任”展开交流。“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教知识,更要护安全,掌握这些技能,就是给学生多一份保障。”九年级班主任的分享引发共鸣;还有教师表示,会把学到的急救知识融入日常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形成“教师带头学、安全共守护”的校园氛围。

此次培训会,让“第一目击者”的责任与技能扎根教师心中。未来,剪市镇中学的教师们将以“生命守护者”的姿态,把急救技能转化为校园安全的“硬核防线”,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