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地标 致敬英雄』红色塔魂:刘炎烈士纪念亭
时间:2021-05-19 16:22:20 来源:桃源县党史学习领导小组办公室 作者:
编者按:桃源县作为湘鄂西和湘鄂川黔两个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四千余名桃源儿女跟随贺龙参加红军,全县为中国革命牺牲的先烈达15670余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涌现了大批英雄人物,流传着许多红色故事,矗立起众多巍峨地标。
为铭记英雄人物的不朽功勋和辉煌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雄、讴歌先烈的风尚与氛围,中共桃源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桃源县摄影家协会共同推出“点亮地标、致敬英雄”专题摄影展播,以迎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浩气长存,英雄不朽,他们的精神将继续照耀我们慨然前行。镜头穿越历史长河,影像定格遗存实物。本专题将带您一起追怀英雄的故事,踏寻不曾磨灭的红色足迹。
《刘炎烈士纪念亭》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小山村里,走出了纵横疆场的将军;一个农民的儿子,成为拯救民族的英雄。他就是我党忠诚的战士、我军优秀的指挥员——刘炎。
烈士已逝,英魂长存,为了永远纪念刘炎同志,家乡人民将他的出生地,由沙堰村改为刘炎村,并组织修建了刘炎纪念亭,小小纪念亭虽算不上雄伟壮观,但有蓝天白云作伴,绿水青山为邻,鸟语花香为伍,静静地矗立着,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寄托着家乡人民对革命先烈无比的怀念和敬仰。
刘炎原名安焕,又名炳生、本初,1904年1月28日出生于马鬃岭一个贫寒的农家。刘炎自幼给地主放牛。童年时在外祖父郭如皆乡村私塾里免费旁听。后因家贫,被迫中断学业,至十一岁勉强读完三年私塾。十四岁,他就担起重担,种田织布,样样农活都干。
1926年,刘炎积极投身农民革命运动,被当地农民推选为乡农协委员长。1927年5月份“敬日事变”后,他被迫离开家乡,出走武汉,投身国民革命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尔后一直紧随毛泽东同志参加秋收起义、三湾整编、上井冈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由于他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又善于做战士的政治思想工作,深受毛泽东同志赏识,从副班长、班长、连党代表至1930年任团政委,1931年又升任师政委。
1938年新四军在南昌成立时,他又调任为新四军第一支队政委,协助支队司令员陈毅带领抗日游击队痛击敌人,为开辟与建立革命根据地,立下了卓越的功勋。1941年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军委重建新四军,他又被任命为第一师政治委员、兼苏中军区政治委员和书记。由于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加之战争环境恶劣,终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于1946年11月29日在山东临沂逝世,临终前还谆谆告诫妻子:“要永远跟毛主席革命到底!”
陈毅在他的墓碑上题写了:献身革命勋劳永在,服务人民无限忠诚。
《刘炎纪念亭题词》
上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