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湖南教育》报道:整县推进家庭教育的桃源实践
时间:2024-05-16 23:50:29 来源:湖南教育 作者:
什么是中小学生认为的,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答案是,“有温暖的家”。
谁是中小学生最崇敬的榜样?
“父母”,高居榜首。
一次由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发起的,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1万余名四年级、7万余名八年级学生,3万余名班主任参与的调查,发布了以上结果。
人生教育,始于家庭。
家庭的温暖,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想要”与“想学”。
现实却是,在我国很多地方,尤其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留守儿童、隔代抚养、家长受教育程度不高、对家庭教育严重忽视、家校互动意识淡薄等情况,还比较常见。
家,怎样才能更温暖?
父母,如何真正获得“最崇敬的榜样”魅力?
桃源,位于湖南西北部、居民约85%为农业人口,自2017年开始,以县为单位,由党委、政府牵头,22个部门协同,整体推进家庭教育。
七年间,数十万家庭因此而获益,变得更加温暖;数十万家长,因此而“变得更好”“更有榜样魅力”。
A篇:协同的事,党委和政府来推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家庭教育是一个社会性、系统性、复杂性工程,只有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把家庭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从顶层设计上提升高度,才能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才能持续稳定推进,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1.第一个要解决的,是谁来牵头
当过教师的汤赛男,心中藏着一则故事:
大约八九年前,她还在常德市柳叶湖片区负责拆迁工作。某天,她在湖边看书,遇到了一个小女孩。估计是好奇,小女孩一直围着她转圈圈,一不小心,就把手里的牛奶洒落在地。年轻的妈妈跑了过来,一个劲儿地严厉批评着。
这一幕,让汤赛男感触颇深:几十年后,当这个小女孩成为母亲,她会不会用同样的方式,教育她的孩子?家庭教育有着明显的代际传承特征,如果不良教育方式,实现了代代相传,对于社会来说,将会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2016年,汤赛男调至家乡桃源县,担任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伴随着之前的记忆,“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家庭教育”的想法,就这么跳了出来。
家委会、家长学校、家校社协同……以学校为单位,整体推进家庭教育的路径,在当时,是一种教育常态。当“单位”从学校升级为县时,这条路,该怎么走?
全国范围内,汤赛男都没有找到可供借鉴的方案。
“那我们就探索一个桃源自己的方案。”
第一个要解决的,是谁来牵头。
循例,常是妇联或教育局。只是,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也不仅与妇联相关。家庭教育是“国事”,靠妇联或教育局,总有力不可逮之处。
2017年,桃源县申报省级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整体推进家庭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在课题里,该县明确提出:党委、政府要担好主责。2019年,桃源县家庭教育委员会成立,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主任,“四大家”班子成员任副主任。2021年,该县县委办和县政府办签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包括教育局、妇联等22个部门的协同职责。2022年,该县将此前组建的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合成“两育中心”,负责日常统筹。2023年11月,甫上任的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桃源县委书记黄伟雄带队专题调研以“书香桃源”为主题的教育质量内涵提升工程,第一天就来到两育中心,实地了解其阵地建设、前期工作、目前成绩及未来规划等情况。2024年1月,该县以县委县政府名义提出推进以“书香桃源”为主题的教育质量内涵提升工程,制订了相应的工作方案,明确指出由两育中心牵头。
“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域推进+两育中心统筹”的桃源县整县推进协同育人模式,就此成型。
在这一模式之下,桃源县建立了因心理健康问题而突发的学生意外事件预防与协同处理机制,即“两不得三必须”危机响应联动机制:孩子在家庭内有严重负面情绪不得独自离家;学生在校园内有严重负面情绪不得独自离校;教师发现学生异常情况,必须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教师沟通发现学生失联,必须立即启动重大事项报告机制,报告给当地党委政府;如确属学生去向不明的情况,当地党委政府必须立即启动重大事件部门联动响应机制,利用“雪亮工程”,联合家庭、学校及村组干部展开搜寻。
在这一模式之下,桃源县实现了几个维度的突破:每年接近100万元的心理健康教育财政拨款,县财政一次性投入的30万元(用于两育中心建设和课程开发),省妇联下拨的10万元师资培训经费,县财政300万元的“书香桃源”专项计划经费等,实现了统筹支配、捆绑使用,整县推进家庭教育,自此更有底气;县级层面将协同育人工作绩效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部门考核体系,整县推进家庭教育,自此更有力度;教育部门从“主导”变为二十二分之一,教育人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做仅靠教育一家很难推动的统筹、协同等工作,能更专注于家庭教育课程开发、课堂打磨、师资培训等教育“饭碗里的事”,整县推进家庭教育,自此更有专业支撑力。
2.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纵横推进
2023年12月13日,在午后的观音寺镇中学,记者正巧赶上了西路片乡镇教育工作调研座谈会。座谈会由汤赛男主持,参会人员包括教育局、妇联的相关负责人,理公港镇、观音寺镇、牛车河镇、龙潭镇的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两育中心主任,桃源十中、钟家铺中学、牛车河中学、龙潭镇中学、观音寺镇中学的校长和每校各2名青年教师。
家庭教育,是座谈会的一项重要议题。
“我校目前有留守儿童314人,今年已家访290人次,重点进行心理健康排查。”
“村干部、联村干部、镇干部经常和我们学校的老师一起开展联合家访。”
“春节后,镇政府就启动了摸排,同时向家长积极推送就业信息,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到现在,已成功帮助26名家长在县里就业。”
…………
让家庭教育成为乡镇教育工作调研会的“主角”,是桃源关于“怎样推进”这一问题,在县级层面整体调度的一项重要举措。类似的举措还有很多,比如队伍培训、活动开展、课题研究、课程开发、平台建设、考核督导等,都是在县级层面整体调度。两育中心,是这一层级的具体调度机构。“我们的优势在于,可以调度包括乡镇、部门和学校在内的多方力量。”在两育中心主任刘婵的描述中,中心虽然只有2名专职、1名兼职工作人员,但家庭教育的整体推进工作还比较顺畅,主要就源于这一优势。
得益于这一优势,桃源县建立起纵向的县、乡镇、家长学校三级家庭教育推进机制。
作为第二级,乡镇的牵头责任落在镇党委和政府,职责主要有二。一是以镇为单位,整体联动调度各个部门,督导辖区内学校、村居(社区)家长学校,做好相关服务。二是处理辖区内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个案。
我们以漆河镇为例,来解剖“第二级”。
先设立一个镇本级家庭教育委员会,由镇党委书记任顾问,镇长任主任,再组建镇本级家庭教育指导站,由分管教育的副镇长担任站长。同时,在全镇整体推进家长学校建设。2021年启动至今,该镇所辖28个村的家长学校已全部建好。
针对个案处理,全县每个乡镇,都配有心理咨询师,由县心理学会派驻的联镇专业人员担任(一般是县人民医院医生,或县心理学会会员)。如问题复杂,仅靠联镇专业人员无法解决时,将由两育中心在全县范围内调度力量予以支撑。
各类家长学校为第三级,包括设在学校和村部(社区)的家长学校,机关单位开设的亲子活动室,以及企业设立的家庭教育实践基地等。
设在校内的家长学校,每学期各校至少要组织2次家长入校集中培训;学校要常态化推送由两育中心设计制作的“每周一课”,并收集家长反馈;学校每学期可以向两育中心申请“点课”,课堂内容主要围绕教师指导家庭教育能力的提升。
设在村部的家长学校,以漆河镇仙鹤路居委会为例,需完成“十个一”:建强一个班子,即成立校务委员会;坚持一个季度举办一次家长培训;保持一条24小时畅通的家长咨询、求助电话;建好一个家长学校网络教学群;每周明确一天为家长访校接待日;每季度组织一次教学开放日活动;印发一张家校联系卡,实现对重点儿童的“一对一”“点对点”服务;每半年家长和社区至少有一次面对面交流;每半年举行一次育儿心得分享活动;每年度评选一次优秀家长。
设在机关单位的亲子活动室,以及企业开设的家庭教育实践基地,主要是在寒暑假期间,为孩子提供做作业的场地,或组织家长开展家庭教育主题沙龙。目前,该县机关单位亲子活动室覆盖率接近60%,有10家企业建好了实践基地。
纵向之外,还有一种横向推进机制——既与各地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常态机制相类,但又有所区别。
在桃源,这一机制横跨5个维度,涉及22个部门,每个维度均突出“赋能”二字:家长能力提升的自我赋能;学校全员育心的教育赋能;“政府招商+企业安员”的就业赋能;公检法司保护未成年人的监管赋能;家校社医针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护航赋能。
得益于纵向的三级,横向的“五赋能”,有了可依托的组织架构,协同育人更高效、更有保障;得益于横向的“五赋能”,纵向的三级,抓实了每一项工作,也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3.一定要明确的是,家庭教育的主育责任在家长而非学校
在桃源县两育中心,有一个知名度很高的案例——
学生小李,从外校转学而来,家长告诉班主任,孩子得了肾病不得不休学一年。但班主任了解后发现,小李休学的原因,是患了重度抑郁症。此后,班主任不断对小李进行心理辅导。在药物治疗的配合下,小李明显好转,开始融入班集体。寒假期间,因为家长再次欺骗班主任,且时常打骂小李,小李病情反复,无法再继续学业。
案例中的班主任,就是后来两育中心的主任刘婵。“如果家庭环境没有改变,很多时候,学校做再多工作,也是枉然”,刘婵在学校工作多年,类似案例,她接触过不少。
家校沟通,并不是新概念。但在实践中,大量案例显示,家校之间要实现有效沟通,还面临很多现实困难。以桃源县为例,全县总面积4442平方公里,在湖南122个县市区中排第四,人口近百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和许多农业县相似,曾经的桃源,留守儿童占比相当高。要让这一群体的家长重视家庭教育,需要扭转一种观念,即“我要外出打工赚钱才能养活一家子,孩子送到了学校,教育就是学校的事,不是我的事”。
而当我们把视野从留守儿童群体扩大到整个中小学生群体时,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在被问及“您认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应该由谁负责”时,全县受访家长中,只有3.1%回答“主要由家长负责”。
协同育人中,家庭、学校、社会如何摆正各自的位置?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有教育的基础都在家庭教育。基于此,桃源在整县推进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有一个明晰的目标指向:家庭教育的主育责任在家长,要引导家长在担起这个责任的过程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让他们既看见孩子,又看见自己。
这一目标导向之下,桃源县对家庭、学校、社会作了如下定位:家长主育、家校共育、社会同育。其中,“家长主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所在”,汤赛男在多个推进会上如此表述,“而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又是让家长切实担负好主育责任的重点所在”。
学什么?去哪儿学?学得怎么样?在生成了3个具体问题后,桃源县全面铺开了家长教育工作。
先说“学什么”。
先期的调研中,该县了解到,全国范围内,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亲子之间如何更好地沟通,家长如何更好地辅导孩子学习。
“我们要跳出这两个领域。”汤赛男说,家庭教育不能只围绕“如何提高孩子成绩”或“亲子沟通技巧”,更为重要的是,“把家长教育成什么样的人”。从2017年开始,桃源启动了“四同学”(平安同学、健康同学、普法同学、育儿同学)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同步开发了指导读本。其体系特色有二:关注家长的自我成长;关注家长的终身学习。
再说“去哪儿学”。
除了常规的线下家长学校,桃源还创设了一个“电商+家庭教育”线上学习平台。借助——持分领证,即倡导新婚夫妇在平台学习指定课程后,领取结婚证;持分定级,即根据家长在平台的学习情况、积分情况等,进行家长星级认定和排名;持分打折,即家长根据自己的学习积分,在平台购物时享有对应折扣——等策略,让家长对平台学习产生兴趣和依赖。
至于“学得怎么样”,几组数据,或能说明一二。
——桃源县的留守儿童比例逐年下降,2019年为39.73%,2023年底为29.54%。
——全县家长学习意愿显著提升,从2019年94.63%的家长很少甚至从未学习,到2022年,有97.43%的家长愿意“接受指导学习,形成家校合力”,98.77%的家长理解“终身学习家长先行”,97.51%的家长理解“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家长学习”。
——家长学习带动了孩子学习,以中小学生阅读为例,从2017年至2023年,桃源县教育局联合桃源县新华书店,已连续7年举办中小学生阅读展演活动,积累了丰厚的“学生阅读”“亲子阅读”成果。
B篇:专业的事,学校来做
近些年,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培训了大批家庭教育指导人才,我们选择了班主任和儿童主任等几类群体,进行全覆盖培训,因为她们既熟悉孩子又熟悉家长,既懂学校教育又懂家庭教育,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家庭教育指导才能得到有效落实。
1.课题做引领,兼顾数量、专业双提升
2023年12月12日,两育中心会议室,县家庭教育课题组正在举行结题鉴定会议。
与会人员分享了一则故事。
2023年6月25日,高考成绩公布后,晚上9点多,刘婵收到桃源县一中某家长发来的感谢信息。信息中,家长写道:“刘老师您好,XXX这次考了641分,虽不是很理想,但也算正常发挥。感谢在孩子迷茫时您及时给予的疏导,才有了他今天的成绩,谢谢!”
谁能想到,一年前这名学生的心理状况已经让他无法正常上学,这个家庭也陷入了困境与迷茫中。那时,一家人找到刘婵,希望她能帮忙找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两育中心的指导、家长的积极配合,最终引导孩子走出心理阴影,收获健康成长。
70%、20%、10%——桃源在整县推进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对家庭、学校、社会的分工占比,有着自己的判定: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家长主育,而家长主育的重点在家长教育。
针对全县数十万名家长群体的教育,桃源县亟须一支数量成规模的专业队伍来做这件专业的事。什么方法,可以兼顾数量和专业的双提升?
把1个大课题,分成7项子课题,可凝聚1000多名研究者——
记者跟着课题组,回到2019年9月11日,重拾桃源县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整体推进家庭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第一次课题研讨会的记忆。
这次会上,桃源县形成并统一了“终身学习,家长先行”的核心理念,重点解决家长“学什么”“去哪儿学”“学得怎么样”的问题。
随后,课题组的线上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调研同时进行,家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课程研发、线上学习平台开发、系列活动开展、评价机制出台等重点研究和实践逐步落实。该课题设子课题7项,由多所学校分别承担,各子课题又衍生出多个问题,最终参与研究的成员,超过1000人。
子课题之一“构建学前教育阶段家长体验式课程的实践和研究”由县实验幼儿园承担。
“在课题引领下,我园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建立‘五式三层’家园共育模式。”园长兰英解释道,“五式,即观摩式、分享式、研讨式、游戏式、实践式等不同情境中的体验学习;三层,即普适性、订单式、个别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
“该课程体系下所有家长指导活动,都涵盖德智体美劳5个方面,能做到12个月,月月有主题,并在每学年开展阅读节、‘桃爸杯’篮球赛等系列常态活动。”业务副园长郭亚丽补充道。
每次活动前,老师都会让家长准备“三个看点”和“三个问题”,兰英称之为家长的课后作业——活动前,思考幼儿园为什么举办这个活动,家长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参加,观察孩子在活动中表现怎么样;活动后,思考看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今后怎么做。“目的是为了让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提升指导、陪伴孩子的能力。”
在课题中获益的不仅是家长,还有全园近90名教师。他们或多或少承担着课题任务,在课题研究与实践中,他们的专业素养明显提升,如今已有十余名教师取得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证。
年轻教师李溜4年前刚入园,在第二年新学期就接下了新生班班主任一职。她说,那时她被个别特殊幼儿及其家庭闹得焦头烂额,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后,她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不停地翻阅案例和前辈总结的经验,并运用到工作中。随之而来的,不仅是家长育儿观念和行为的转变,更是他们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文化底蕴厚重、师资力量强大的漳江小学,担任着课题中小学阶段研究的重要任务。
这些年,校长陈大海带领团队紧跟总课题组的步伐,他期望课题能带动教师转变观念,并帮助家长认识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家长。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探析问题、寻找方法、总结经验,从而探索家庭教育更深层的问题。
课题组主要成员喻文龙介绍,在“小学阶段家庭教育分类指导的策略研究”中,他们聚焦一般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离异和重组家庭、二孩家庭这4类不同家庭产生的问题及各类型学生存在的问题,逐个研究,并总结为31个课例,全部录制成视频课,“受益学员达3000多人次,辐射家长和学生群体近9万人。”
当了30多年班主任的裴云和王海珍,谈起参与家庭教育研究,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虽然班级管理经验丰富,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认知上还是存在一定盲区。所以这次全面学习,为我们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打造了蓝本。”如今,她们时常整理自己所学到的方法,以讲座形式传递给家长和同行。
“目前,全县已完成了机构、队伍、课程的基本建构,落实了一批试点学校建设,正在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县教育局副局长向钦林说,“7个子课题中,有6个在教育口,研究过程中,老师们受益匪浅,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明显提升。”
从2017年的省级重点规划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县域整体推进家庭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到2022年的省级重点课题“县域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实施的实践研究”,桃源以课题为引领,在两育中心的统筹下,由县教育局具体实施,各学校为主要力量,持续开发、升级适合县域内家长学习的读本、课程及平台,整县推进家庭教育的专业支撑力快速提升。
2.四本教材与“四同学”课程
如果把家庭教育当成语文、数学、英语这样的传统学科对待,这一门课,该如何来上?
首先,教师上课,得有教材。
桃源的家庭教育教材,该包含什么呢?
“我们也是一步步探索,但得先有个统一思路,既不是为了让家长学习如何提高孩子分数,更不能给社会制造焦虑。”
刘婵说,有了大方向的指引,两育中心牵头,课题组着手进行教材编写。按照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这4个学段,分别由县实验幼儿园、漳江小学、文昌中学、县职业中专牵头组织编辑、撰写、开发家庭教育指导读本。
4本《家庭教育实用指导》,就是4本教材,根据各学龄段学生特点,提供家庭教育的知识点、案例分析、对策建议、家长的应对方法、阅读拓展、自我检测题等板块内容。
“这不仅是课题落地的成果,更是大家相见恨晚的教学工具书。”拿到书后,不少老师都表达了类似情绪。
其次,一门课,仅有教材还不够,还得有课程。
普法同学、平安同学、健康同学、育儿同学,是课题组开发出的“四同学”课程。围绕这一课程体系,桃源县建设了多个平台,全方位推进课程教学。
“桃爸桃妈每周一课”系列公益课程,是其中之一,其年度推进模式如下。
每年5月,县里组织教育、民政、卫健等22部门召开调度会。会上,各部门负责人从专业领域和教育角度分别发表意见,共同商议主题。分配任务到各学校后,再由专业部门做专业指导——课程中要讲哪些知识点、大众对此有何误区、应该如何正确解读,等等。
到了6月,学校团队就成为主力军,他们的任务是将22个部门商议确定后的主题课程化,并由两育中心、县教研室对文稿再次打磨,定稿后通过县融媒体中心录制成音频或视频。
漆河镇中学校长孟凡祥,为我们讲述了“普法同学”课程内的“面对校园霸凌”主题课程化的过程。
孟凡祥教学经验丰富,但他仍认为这个题,很难。“难在怎样才能让这堂10分钟的课生动有趣,难在怎样才能让家长和孩子都能学懂。”
不过,他不害怕,因为他的背后,有一支强大的队伍——
第一时间联系检察院、法院和公安局等相关部门,获得相应知识的文件包;同步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渠道寻找课例,再请教录过课的老师,如何从教育的角度,在最短时间内将核心点讲透。
有专业部门指导,还有专家组反复磨课,不少年轻老师“肉眼可见”地成长了起来。
桃源县职业中专教师戴艳卉,在日常工作中受到启发,想从家长的角度出招,解决孩子与同学之间的矛盾。确定主题后,她与多个孩子交流,询问他们在类似的情况下,最希望家长给予怎样的帮助,或是家长的哪些做法会让他们感到不适。相应地,她也咨询了县教研室龙韦宏等专家或家长,如果是他们遇到类似情况,会怎样解决。
杨溪桥镇中学教师刘浩,为了上好夏季防溺水一课,一连几天反复思考、打磨,拿着自认为完美无瑕的文稿参与磨课。现场,无论是汤赛男还是课题专家,每个人对每一句话,甚至是标点符号、语气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抱着十足信心而来的刘浩没想到,文稿需要推翻重写。这个大男孩回来后,根据专家组的意见重新整理思路,与同事反复交流,关着房门,对着电脑,整整修改了6个小时。终于,稿子顺利通过。
除了学校教师这支主力军,在桃源,还有很多帮助家长学习的“平台教师”—
“桃爸桃妈公益沙龙”针对不同的家长群体,一次沙龙解决一个问题;“心育花开”微信公众号,将《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分成52个章节读析,每周一期;妇幼保健科的医生利用短视频,使家长掌握幼儿从出生开始每个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护理要点;民政部门的婚姻调解员将多年的工作经验开发成课程,教家长怎样建设亲密关系……
教学内容在完善,教学媒介也在不断升级。
桃源县视频号、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以及传统媒体,如村村响广播电台、电视台全部上阵,方便学习空间、学习时间不太统一的家长,自由选择各自的学习空间与时间。
此外,桃源融媒以“视外桃源”手机客户端为载体,整合资源,搭建了以家庭教育、媒体、电商为一体的家长同学网络学习平台。
记者拿出手机,点开客户端,就可看到5个子菜单,分别是活动风采、家教故事、精品课程、积分商城以及心理辅导。
通过身份标签,可以识别统计到各学校各班每个家长的学习情况。登录、评论、阅读等均能拿到积分,每天最高50分。“目前已有2万余名家长注册学习,他们可凭积分在商城兑换礼品及实体店电子消费券。”县电视台副台长王淇阑介绍。
近五年,全县累计开发协同育人线上公益课程180余节、每周一课线上课程120节、线下课程65余节,送课到校、到社区900余节次。
随着一个个部门、平台的打通,随着一节节课程的落地,从2019年94.63%的家长很少甚至从未参加提升家庭教育能力的学习,到2022年97.43%的家长愿意接受班主任指导学习,形成家校合力,桃源的家庭生态和社会生态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3.全覆盖培训指导师、儿童主任、骨干教师
剪市镇中学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因为沅水倒灌等自然灾害,当地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百姓多选择外出务工,学校留守儿童占比达到53%。
这些孩子平日里不自信、说话少。2014年起,学校语文老师郭云兵创建“沅水童声”品牌,并带着孩子们朗读。慢慢地,这些孩子眼里有光了,能大胆表达了,还提升了情感领悟力和朗诵、阅读、写作等多种能力。近年来,学校有百余人次获得县级以上的奖励,甚至捧回了国家级金奖。
“如今,学校每个班都建立了朗读群,每天夜读、早读、午读,还探索着亲子共读、亲子互相写信、讲故事等活动。家长看到孩子成长,也愿意和老师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校长李建华说。
就这样,郭云兵根据自己30多年的语文教学经历,结合朗诵搭建起家校共育的桥梁。
在桃源,家校共育的主阵地依然是家长学校。只不过,桃源的家长学校,和其他地方略有不同:校园里、社区里、村里都有;且全县已有414个村(社区),建好了414所家长学校;这些建在校园外的家长学校,每个季度,会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教学。
定计划、组织教学,这事很专业,必须得专业人士来做。更何况,教学对象是年龄、学历、经历跨度相当大的家长群体。教学难度,可想而知。
事实也的确如此。
在漆河镇中学陈先锋、刘超、田雅丽3位老师的印象中,来村里家长学校参加学习的,基本上都是年龄偏大的隔代家长,面对这群“学生”,得采取更接地气的教学方式:村民们不习惯课件,他们就搬着板凳坐在中间,讲白话、拉家常;碰上不理解学校政策和教育理念的,他们就开一场问答大会,当场解释、商议解决办法。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推动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则。在教学这件事上,学校教师最专业,他们自然成了414所家长学校的主力师资。
当然,全县的家长学校远不止414所;参与推动家庭教育的,也不只有家长学校。如何把全县所有参与家庭教育的教师,培养成既是教学能手,也是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能手?
培训教师这件事,教育局很成熟,现成的体系,稍做完善,就可以用起来。近些年,由桃源县教育局牵头,多途径并行,培养了一批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和一批家庭教育指导师、儿童主任——
结合进修学校国培、省培、县培项目,组织班主任家庭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能力培训。
依托市、县心理学会组织业务培训;依托县民政局和妇联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师培训儿童主任;由新华书店聘请省内外专家开展讲座及示范课。
由县两育中心每年组织一次全面调研,每学期一次送教下乡,每去一所学校,就有一场专场讲座;并将课程资源包发到学校,结合校情开展校本培训。
常态化举办种子师资实操培训,定期举办形式不一、主题不一的沙龙活动,让骨干教师专业知识更扎实,组织能力、倾听能力和实操能力更强,从而独立开展类似活动,未来培养更多的培训者。
打造心理健康教师联组,将全县教师分为高中、初中、小学组,一月一次培训活动,有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论文、个案评比等。
…………
桃源县漆河镇中心小学的熊志清,本职是一名数学老师,正式走上讲台的这几年,她发现教师要做的不仅是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所以,她尝试着参加各种培训,考取了心理疏导师的证书。这是她迈向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步。2023年10月,她参与常德市心理健康教师技能大赛,拿到市一等奖的好成绩。
“这不仅是对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一次检验,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特别是在准备优质课时,我得到了徐雪芬等3名老师的指导。”熊志清说,“徐老师教会我如何观察学生的非言语行为,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饶老师强调建立正向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让我明白了作为教师应该如何成为学生心理上的依靠;刘老师的指导则更多地集中在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上。这次比赛获得一等奖只是起点,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与家长沟通,了解他们的需要、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经过几年的培训,桃源县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熊老师”,全县基本实现了每50个家庭配备1名家庭教育指导师,每个家庭教育指导站、每个家长学校都有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师的目标。
近5年,全县共组织学校管理骨干、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班10期,合格率达100%,参与人数达8000人。累计培训儿童主任800人次、心理健康教师600人次,全县班主任线下轮训人均3次。目前,全县有持证家庭教育指导师200余名、心理健康教师147名。
C篇:主育的责,家长来担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教育必须看见孩子,家庭教育必须看见家长。所以,我们认为,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家长主育,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家长必须全面归位。
1.打造一种家长成长模式
一个冬日,夜。
设在县工业园区江胜科技有限公司的家庭教育活动中心里,数十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正端坐着,细细听着刘婵的讲述——
“各位家长,刚才我们观看的《奇迹男孩》视频中,各角色之间存在诸多关系,你们最关注哪种关系,有什么感受?”
“我对姐弟关系有感触,我家里有两个孩子,感觉不能因为大宝长大了,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只关注小宝,而对大宝的成长有所疏忽。”
“我家也是有两个孩子,以前偏爱小宝一些,现在两个都要关注,让大宝参与到二宝的成长过程中去。”
“各位家长说得都很好,但这是个陷阱,我们不能因为对大宝有所疏忽,而去疯狂找补。在这个找补过程中,又可能会忽略小宝。我们应该把自主权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处理关系。”
…………
这是“书香桃源 与你共享”桃爸桃妈公益沙龙活动的现场。为了在全县范围内营造重视家庭、重视家教、重视家风的氛围,桃源县两育中心协同多部门,打造了“桃爸桃妈每周一课”“桃爸桃妈公益沙龙”“征集桃爸桃妈育人故事”等一系列家庭教育品牌活动,并通过多个渠道宣传“终身学习,家长先行”理念,以期形成“他觉(引领)——自觉(学习)——自为(行动)——反思(升华)”的桃源家长成长模式。
“以沙龙为例,在确定活动主题后,我们会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方式组织家长自愿报名参与,每次没一会儿就报满了。”刘婵是沙龙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活动开始前几个小时,她都会与家长再三确认是否能按时到场,“为了保证活动质量,每次我们都只放出20个左右的名额,想参加全靠家长们‘拼手速’。”
一方面,家长手速快,另一方面,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都在积极邀请“刘婵们”去厂里为员工开展沙龙活动。
因为受欢迎,自2022年上线以来“桃爸桃妈公益沙龙”活动已举办30期,累计1500人次参与。“为了让没能来现场参加活动的家长也能有所收获,活动过后我们都会在‘心育花开’微信公众号上进行总结分享。”桃源县进修学校教师张馨予,同时也是家庭教育指导师,据她介绍,除了分享,县两育中心每周还会推出一期家长的学习内容,如近期组织家长共读《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一书,通过学习书中系统化的教育方法来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除此之外,桃源县融媒体中心还开发了“视外桃源”家长同学学习平台,为家长免费提供了一系列家庭教育精品课程。
2.回归的家长,改变的观念
丰富多彩的家校共育活动,推动了家长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教育并不是学校一家的事,家庭教育的主责在自己。更多的家长,选择回归家庭,主动承担责任。
谢惠君就是其中一员,此前常年在外地工作的她,2023年毅然辞去了工作,回到桃源,成了一名全职妈妈。
“我们在外面赚再多的钱都是为了小孩,之所以选择回来,是因为女儿正处于青春期,我想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被问及是否后悔辞去工作时,谢惠君的眼里满是坚定,“以前孩子主要是爷爷奶奶在带,我和她爸爸虽然每年会回来四五次,暑假也会将女儿接到身边,但更多的时间里,我们和她只能隔着手机屏幕相望,也因此错过了女儿成长过程中的很多精彩瞬间。”
谢惠君刚回到家中,便将目光注视到了女儿的学习成绩上。女儿佘佳乐在班上成绩处于中等水平,脑瓜子很灵活,但有时会出现偏科现象。
一次期中考试过后,谢惠君像往常一样,来接女儿下晚自习。一见面,女儿就兴致勃勃地告诉她:“妈妈,今天成绩出来了,我语文考了全班第一,生物也考得不错,有80多分,田老师还表扬我了呢!”
“不错,等下妈妈带你去买个礼物奖励你,那你总体成绩有没有提升呀?”
听到谢惠君的追问,佘佳乐的脸瞬间垮了下来:“我数学和英语发挥失常,总体成绩略有下滑。”
据谢惠君回忆,那天过后,母女俩整整两天都没啥交流。由于担心女儿,她找到班主任了解女儿在校期间的状况,在得知女儿没异常举动后,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妈妈,我其实很爱你的,但是你每次跟我说话,十次有九次都提到了要好好读书。我只是一次没考好,不是每次都没考好……”晚上女儿回到家中,从书包中拿出了一封书信递给了谢惠君,看着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谢惠君也开始反思起了自己的做法。
“我和孩子父亲的学历并不高,之前曾一度想让女儿完成我们的梦想,考个好大学。但是我现在发现,孩子的成绩固然重要,却并不能代表一切。”谢惠君表示,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像“唐僧念经”一样,成天只念叨成绩。而是结合“桃爸桃妈公益微课”中所学的知识,意识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多都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例如三观的养成,“做事先学做人,我们现在更加注重对孩子品德的培养”。
越来越多的“谢惠君”出现了——他们责任意识不断增强,教育理念、方式方法不断改进,原本亲子间日趋突出的代际沟通、深度陪伴等问题逐渐得到缓解。
“这几年,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成长了。”李杰是观音寺镇初级中学初三年级班主任,曾经,当他将孩子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时,得到的回应并不多,主动与他进行沟通的家长,更是少之又少。“一些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后,就认为剩下的都是老师的事,日常做得最多的,就是在群里回复‘收到’,并没有去深入了解孩子的具体表现。即便是关心孩子,更多的也是停留在物质方面,问孩子缺不缺钱,或是简单地关注成绩,问孩子这次考得怎么样,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则极少关注。”
但随着整县推进家庭教育的持续深入,李杰惊喜地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再是“机械”回复“收到”,而是开始主动联系他,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也不再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包含心理健康情况、行为举止等多个方面,“除了日常推送家校共育案例外,我们还会通过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更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他们学会了换位思考,并且有能力帮助孩子解答成长过程中的困惑。”
3.既看见孩子,更看见自己
“我是个幼师,在幼儿园教孩子很有成就感。但在教育自己家孩子时,一度很有挫败感。”回想起此前的种种经历,钟海涛仍唏嘘不已。此前,她一回到家中,空气中就弥漫着一股“硝烟味”,“孩子总是不听我的话,时不时还会和我产生矛盾。”
面对孩子的“不听话”,钟海涛一开始总是拿出自己当家长的威严,想尽办法去“征服”孩子,但收效甚微,甚至还会招来孩子的抵触情绪。
对此,钟海涛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存在误区。她结合从“桃爸桃妈公益微课”上学到的《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发现自己总是站在家长的角度,用强迫式、命令式的语气去要求孩子,而不是像幼儿园师生之间的引导式教育。而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需要家长的悉心引导。
为了缓解与女儿之间的关系,让女儿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钟海涛开始尝试去正面引导孩子。女儿在家没有睡午觉的习惯,据幼儿园的老师反映,女儿来到幼儿园后也时常无法入睡,总是在午休期间啃指甲。
在得知女儿是因为躺在床上睡不着,所以才啃指甲后,钟海涛一改之前命令式的方法,而是找到女儿慢慢引导,“宝宝,妈妈知道你在幼儿园睡不着午觉,很无聊。但是你知道小朋友睡午觉有啥好处吗?可以帮助你成长,长得高高的,变聪明。睡不着的时候,你可以想想一些好玩的小事情……”
渐渐地,钟海涛发现女儿有了变化,与自己的交流也愈发轻松融洽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不要总‘端着’架子,而是要学会成为孩子的朋友,去引导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教师”的身份,曾或多或少让钟海涛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我都能教好,怎么可能教不好自家孩子?
系统学习后,钟海涛真切地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师”和“妈妈”,虽都承担教育之责,但的确是两种身份,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自己作为“妈妈”的教育能力,还需要提升。
让家长“既看见孩子,更看见自己”,这是桃源县在推动家长切实担好育人主责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目标导向。而这种“看见”,并不局限于育人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先看见自己,后成长为更好的自己。换言之,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须先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如此,孩子有了可学可亲的榜样,教育的效果将会更好。
“她们都调侃我是‘蹭课王’。”家长王妍心是活跃在桃源县家校共育活动中的熟面孔,在长沙工作的她,只要一有学习交流的机会,都会尽可能地赶回桃源参加,“无论是心理学会组织的磨课活动,还是县两育中心组织的送课到校活动,或是县教育局组织的亲子共读活动,甚至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能力培训,只要有空,我都会赶回来积极参与。”
在王妍心看来,每次学习活动,都是一个提升自我的机会。通过交流学习,不仅使得亲子关系变得更为融洽,还能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让她在工作中与人交流时,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对方感到舒适,对自己的事业起到了促进作用,甚至还能帮助身边的一些亲朋好友解决家庭矛盾。
在交流的过程中,王妍心给记者讲了一个她运用所学知识,化解邻居小孩危机事件的故事。
那是2023年5月中旬的一天,忙碌到凌晨三点的王妍心,拖着疲惫的身躯从长沙赶回桃源。一进院子,她便听到隔壁有嘈杂的吵闹声,她抬头一看,发现有个小男孩正站在隔壁家阳台上,做出翻越的动作,仿佛随时打算纵身而下。
“这是邻居家的孩子!多次叫过我‘妍子姑姑’!”
没来得及多想,王妍心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帅哥,怎么啦?妍子姑姑回来了,开心吗?我今天好辛苦,能不能抱抱我?”
听到王妍心的呼唤,孩子顿时停住了攀爬的步伐,抱住她哇地哭出了声。
稍做安抚过后,王妍心了解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孩子是因为玩游戏过晚,与家长之间发生了争执,一时冲动才有了跳楼的举动。在王妍心的细心劝解之下,孩子渐渐地稳定了自己的情绪,放弃了轻生的念头。
“我也没有想到,我竟然有‘魔法’,把这个孩子救了下来。现在,那孩子时不时都会来我家中坐一坐,与我交流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回忆起当时的画面,王妍心感慨万千,在她看来,这种魔法,与自己积极“蹭课”学习密切相关,“面对孩子情绪激动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自己具有亲和力,使孩子产生信任感,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抚。”
当被问到是否还有下一步的学习计划,王妍心的态度十分坚定:“虽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但是当家长永远是新手,学习永远在路上。”
这态度,与我们采访中遇到的每一位家长,如出一辙——
桃源县的家长学习意愿,整体明显提升,从2019年94.63%的家长“很少甚至从未学习”,到2022年有97.43%的家长“愿意接受指导学习,形成家校合力”,98.77%的家长理解“终身学习家长先行”,97.51%的家长理解“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家长学习”。
记者观察
好的教育,是社会发展的绿水青山;
好的家庭教育,则是教育发展的绿水青山。
在桃源县采访的几天里,当地人频频提到的两个“绿水青山”,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湖南乃至全国,以桃源县一中为代表的县域高中,是桃源教育的“金口碑”。当我们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去看待这一“金口碑”时,数据告诉我们:崛起的县域高中,为桃源县留下了“人”——该县现有在校生人数113512名,按照总人口数98.8万人推算,桃源的适龄儿童,流失到外地的,极少。
好比我们常说的,既要让乡村教师留下来,更要让他们教得好。和很多县城对比,桃源县已经成功实现了将生源“留下来”的目标。对于该县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怎样把这11万多名学生真正培养成健康幸福的接班人,让他们“成长得好”?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
基于此,桃源选择举全县之力,整体推进家庭教育,让每一个家庭都成为孩子成长必需之绿水青山的建设者,让每一个家庭都成为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参与者,让每一个家庭都成为乡村振兴的推动者和获益者。
1.整县推进家庭教育,是实现乡村和人共同发展的适切路径
2022年,桃源县“两育中心”成立。办公地址选在何处?县委、县政府多方考量后,最终落子在工业园区。“就是要更好地发挥教育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软实力的作用”,作为全程参与这一决策的一员,汤赛男说,县里的工业园区约有2.5万员工,“有很多都是为了陪伴子女选择返乡务工的青壮年。”
据统计,近几年,在整县推进家庭教育的背景下,该县每年因为这一原因返乡的人员达到5000名左右,较好地解决了县城企业用工荒问题,以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相较于有些县城工业园区的冷清,桃源人笑说“我们的工业园区,烟囱都是冒烟的。”这种“热闹”的背后,是返乡务工的家长越来越多。而这种“越来越多”的背后,则体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未雨绸缪、统筹规划。
——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发布。此前,桃源县就已发布类似文件,且协同部门多达22个。为什么会多9个?以其中增加的工业园区、人社两个部门为例,主要就是为了更好地协同解决返乡陪伴子女的家长就业问题。
——桃源县在引进项目落地工业园区时,会重点关注那些劳动密集型、技术水平要求相对不高的中小企业,主要是基于前期调研了解到的家长群体的整体务工能力。园区的很多工厂,还有散落在各个乡镇里的餐馆、民宿农庄、小微型农林类加工厂等,都有专门针对返乡务工家长设置的岗位。
振兴乡村,归根到底,是要实现乡村和人的共同发展。高度重视教育,整县推进家庭教育,既解决教育问题也解决经济问题,既关注未成年人发展也关注成年人发展,是桃源人找到的适合本地实情的共同发展之路。
2.整县推进家庭教育,是保障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且有效路径
2017年,一组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90%左右源自原生家庭,源自家长的教育不力。
另一组来自桃源县的调研数据显示,在回答“孩子的教育问题应该主要由谁负责”时,有45.3%的家长认为“由学校负责”,有51.6%的家长认为“学校和家长相互配合”,只有3.1%的家长认为“主要由家长负责”。
在主要源于家庭因素的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的当下,如果“家长是孩子教育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依然淡漠,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依然主要依靠学校发力,那么问题的解决,可能依然事倍功半。
此外,基于案例的实际分析发现,大量的青少年心理疾病,如果能在萌芽期就被发现并积极干预,它们就不会发展成“已病”——当“已病”出现,治疗就必须主要依靠专业医生,而不是家长或学校。
如何面向全体学生预防他们“未病”?
至少需要具备两个基础条件:有足够规模的人,且这些人要有基本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具备第二个条件,但仅靠这支队伍,远远不够。
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两育统筹,医好家庭,让家长成为治“未病”的主力军,才是治本——这是桃源人在整县推进家庭教育1.0版本(2017—2021年,主要解决理念的转变,机构、队伍、课程的基本建构等)的基础上,升级的2.0版本。
2.0时代的桃源(以2022年“两育中心”建立为标志),县里的妇幼保健科医生,会通过短视频的方式,给家长推送课程,让他们掌握幼儿从出生开始,每一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护理要点;民政部门的婚姻调解员,会将多年工作经验开发成课程,教授家长怎样建设高质量的夫妻关系;心理学会的会员们,则会不定期给家长普及发展心理学的知识,等等。
凡此种种,都是在推行对家长的教育,都是致力于让每一个家庭都具备相应的能力,即,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建设好家庭之能力。
“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制定本法。”
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总则第一条,如此说道。
当“家事”上升为“国事”,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家庭教育的桃源,发生了哪些变化?记者将以采访中了解到的,中国基层治理基本单元“村”为个案,结束本篇报道。
新跃村,一个位于桃源县沙坪镇西南部的村落,面积32.9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100人。导航显示,从该村村民居委会出发,前往县政府,距离41公里,车程约1小时。
李阳和是村支书,在他的描述中,曾经村里的家长,几乎少有社会担当、家庭责任等意识,而抗压能力弱,则成为村里孩子中的普遍现象。“这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李阳和说,整县推进家庭教育后,连着几年,村里都把家长集中到村部培训,县领导、校长、老师,轮着当培训师,他们讲述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故事,既填补了新跃村很多家长观念里的死角空白,又打开了家长们的教育视野。
他还记得,家长会上,听到了父母的号啕大哭;暑假子女教育交流会上,越来越多的父母,有了可供分享的好经验好方法;几年间,陆续有不少父母选择回来村里,陪伴子女成长。
女孩小陈,小学时跟着外婆,成绩不好且性格叛逆,还常和同学打架。在县里和村上一次又一次的推动中,在小陈一遍又一遍的呼唤中,远在广州打工、年薪几十万的妈妈,最终选择辞掉工作回家陪伴。初中三年,小陈的状态,发生了180度变化,2023年中考,她考入桃源县一中。“我们村,这样的爸爸妈妈还有很多。”在李阳和记忆中,村里原来有1000多人在外打工,现在大概三四百人,留守儿童数则从78人降到了30多人。
《乡村振兴蓝皮书:湖南乡村振兴报告(202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3年11月出版)中,有一篇《常德市桃源县新跃村乡村振兴调研报告》。该报告显示,2022年,该村新修订的《新跃村村规民约》实施,配合不断完善的《新跃村村民道德守则》,潜移默化中,当地乡风、家风越来越好,爱打牌赌博的家长基本不见了;近些年,依托村里峡谷漂流的旅游资源而火起来的民宿、农庄,成为吸纳返村家长务工的主要岗位;村里原有的兴栋竹林加工厂,这几年也是风生水起,不仅务工率达到100%,更重要的是工人全部来自新跃村,月工资稳定在3500-8000元之间。
(校对:周恋 张晓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