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河镇中心小小记者单元亨报道:我是小记者单元亨。今天我要讲述一位从韶山走出来的少年如何通过一盏油灯使中国发生巨大改革的故事。

图片1_副本.png

去年暑假我和父母去了伟人的故乡——韶山。我看到了一座茅草屋里面十分简陋我不敢相信这是伟人的故乡,接着我又在毛泽东纪念馆看见了一个让我记忆深刻的东西——一盏锈迹斑斑的油灯讲解员告诉我们毛泽东就是在这盏油灯下读完了《三国演义》《西游记》等许多书籍。为躲避父亲的阻拦,他常常深夜用被子遮住窗户的光亮,有时甚至躲在堆放农具的阁楼里继续看书。

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毛泽东养成了一个特别的习惯。每天清晨,当同学们还在睡梦中,他就已经来到学校的后山,对着初升的太阳大声朗读诗文。他说这样既能锻炼记忆力,又能培养胆量。我也是每天早起在阳台上练习,终于克服了怯场的毛病。

图片2_副本.png

最令我感动的是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经历。当时他只是一个每月八块钱薪水的临时工,却利用工作之便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寒冷的冬天里,他常常裹着单薄的棉衣,在阅览室的一角埋头苦读。图书管理员后来回忆说:"那个湖南来的年轻人,眼睛里总是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正是这份对知识的渴望,让他找到了救国救民的道路。

毛泽东爷爷告诉我们,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也要像他那样,保持对知识的热爱,让心中的那盏求知之灯永远明亮!


0